2022年开始,国内严打洗钱进一步升级。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安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等11部门联合联合印发了《打击治理洗钱违法犯罪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决定于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治理洗钱违法犯罪三年行动。
中国官方称,当前,打击治理洗钱违法犯罪的形势依然严峻。行动计划要求各部门修订与反洗钱有关的法规和解释,落实工作和协查机制,增强防控,加大力度惩治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规定的洗钱犯罪。
大额罚单成常态
2022年刚开始,央行就对网商银行开出的2236.5万元大额罚单,该银行产品和合规部等部门的9名高管作为直接责任人,也被罚49万元。
据统计,2019年至2021年间,央行针对各类机构反洗钱行为罚款金额已超10亿,违反反洗钱规定成为被处罚的主要原因之一,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依旧为违规“重灾区”。
2019年,人民银行全系统针对违反反洗钱规定的行为的罚款金额合计2.15亿元,同比增长13.7%。其中,依法处罚违规机构525家,罚款2.02亿元;处罚个人838人,罚款1341万元。
2020年,涉及反洗钱的机构数量与罚款金额双双增长,当年央行全系统依法处罚反洗钱违规机构537家,罚款金额5.26亿元,处罚违规个人1000人,罚款金额2468万元。
2021年,在严罚严管下,涉及反洗钱的数额有所下降。数据显示,全国各地区收到的来自各辖区人民银行的监管处罚共计4.02亿元。
监管持续趋严
2007年我国《反洗钱法》出台,并加入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
去年11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副局长王静,在2021首届陆家嘴国家金融安全峰会暨第十一届中国反洗钱高峰论坛上表示。“金融行业反洗钱工作即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历史性地跨过合规性建设的台阶,逐步实现从满足合规性要求到追求有效性目标的转变。”
分析人士对财经网金融指出,反洗钱工作从“有效”走向“合规”,需要金融机构根据监管制度规范,结合各机构业务特点完善反洗钱相关内控措施;金融机构内部反洗钱部门与相关业务部门有效协同配合;同时,深入研究洗钱风险及规律,并重视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金融机构对账户和资金的背景调查和监管,将会持续趋严!
多部门联网打击
2020年,人民银行下设的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共接收可疑交易报告258万份:
各级人民银行发现并接收的重点可疑交易线索16926份,开展反洗钱调查7804次;
向侦查、监察机关移送线索5987次;
配合侦查、监察机关对3321起案件开展反洗钱协查;
协助破获涉嫌洗钱等案件710起。
推动以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洗钱罪宣判案件数量是去年的3倍多。最高检方面则透露,2020年,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洗钱犯罪221人,提起公诉707人,较2019年分别上升106.5%和368.2%。
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规定的洗钱犯罪,包括:
为犯罪分子提供银行账户;
协助将财产转换为现金或者金融票据;
通过转账或者其他结算方式协助资金转移;
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收益的性质和来源等。
对犯洗钱罪的,根据刑法规定:
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洗钱数额5%以上20%以下罚金;
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洗钱数额5%以上20%以下罚金。
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王 蓉 Summer Wang
手机:18038007236
邮箱:summer@realyuan.com
新闻学专业背景,从业9年 , 专注海外注册/银行开户,服务数千企业
加微信